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宫崎骏映画馆::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画馆
搜索
为防止广告注册机泛滥,新注册会员需回复本帖才能在其他版发帖回帖!

【对话宫崎骏活动】火热进行中--让宫老看到来自于你的故事和画作!!

查看: 318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转帖]涛声回响的年代——解说《听到涛声》的浪漫主义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32

好友

26万

积分

画馆元老

Rank: 20Rank: 20

在线时间
74 小时
威望
51 点
财产
2891679 个栗子果
人气
32 ℃
最后登录
2019-11-8
注册时间
2005-7-21
帖子
94235
主题
93677
精华
10
积分
269899
UID
11

画馆特别贡献奖 画馆创作大师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00:35: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涛声回响的年代
——解说《听到涛声》的浪漫主义

文/宫台真司
译/ling

编:本文译自德间文库小说版《听到涛声》书末评论,作者宫台真司博士为东京独立大学助理教授、社会学博士。本文不仅深入地评论了作品本身,更站在日本漫画文化与年轻人文化发展的纵观角度上,将《听到涛声》的出现视为一种标志着社会现象变化的契机来探讨。文中许多一针见血的透彻分析和对于少女漫画的了解足以让国内任何一位自认为理解《听到涛声》的读者和评论者汗颜。对于日本人制作的动画,也许只有纯粹的日本人才能真正理解吧。文中有许多日本社会特有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和重新体会这部作品的魅力,同时也能对国内的从事剧情装作的同仁们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相信译者翻译此文用意即在于此,而我们选用此文的意义亦如此。

【】动画版《听到涛声》的冲击

我至今曾经两次围绕动画版《听到涛声》写过文章。这部动画,于93年5月5日傍晚,在日本电视系列频道中播放。仅关东地区就达到了17.4%这样极其少见的高收视率。监督是以《Creamy Mami》著名的望月智充氏,作画监督与人物设计是《魔女宅急便》的近藤胜也。

第一篇评论文刊登在名叫《亚文化群神话解体》的书上。如果说宫崎骏和高田熏的动画追求“吸烟时会打开窗户”这样的“动作的真实感”,那么望月·近藤的动画就是追求少女漫画一样的“关系的真实感”。我要把这一点作为日本动画史上史无前例的东西来赞扬。下面将稍做解说。

首先着眼于漫画,其本身存在着两种系列——
1.描写普通情况下不可能有的波澜万状体验的“代理体验故事”;
2.作为描写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的“关系性故事”。

本来漫画也受少女少年小说的传统影响,一开始只有“代理体验故事”。73年以后的少女漫画里,“关系性故事”开始盛行。

但是在动画上,在那之后仍然全是“代理体验故事”。一部分机器人动画虽然受到少女漫画的影响(如《MACROSS》等)。但其中描写到的关系性只有幼儿程度。在经过少女漫画锻炼的女孩子来看,大都是幼稚得可笑的故事。

第二次接触这个作品是在一本叫《世界末的作法》的书上。作者在上面讲了看到我与刚刚完成《侧耳倾听》的宫崎骏氏对谈时,一件让他恼羞成怒的事情。我说了这样的话:一年前同样在GHIBLI工作室制作的《听到涛声》有意思多了,对《侧耳倾听》感动的怕是只有低学年的小学生或是老爷爷老奶奶吧。

宫崎动画中登场的少女总是又坚强又温柔,象母性一样的理想存在(拉娜,娜乌西卡,希塔)。哪儿有这样的家伙?但是在《听到涛声》中,明确地出现了“现实的少女”。对,就是在男孩子的眼光看来,完全不能理解的女孩子的形象。就像武藤里伽子一样。

过去,不管是在少年漫画还是在少女漫画里,到处充满着“应该”这种现象。“应该”开朗坚强正直的少年与“应该”清纯正直美丽的少女,“应该”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未来,所以“应该”相信未来地去生活。但是在73年以后的少女漫画里“应该”开始消失:我“偏偏就是”既不美丽又不坦诚,而且不聪明的平凡女孩,这样的我也可以吗。“可以的!”少女漫画这样回答。

发展到77年以后,被肯定了的这种“实际情况是”的类型,不再局限于“内向的我”,而是扩展为描写双亲不和、不伦、没有爱的肌肤相亲等“因为复杂的关系而烦恼的我”。少女漫画向着“要传达给读者,在复杂又与期待背道而驰的现实里,为了不让生活消沉堕落而必要的心理准备与基本智慧”进化了,这就是“现实”。这在当时的少女漫画中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把这一点融入动画的,至《听到涛声》为止从未有过。


【】比动画版更出色的原著的秘密

可是老实说,我觉得动画版比起冰室寒子的原作退步了。举个例子:成为大学生后回到东京的里伽子对高知的友人说,“在东京,有我想见的人。那个人啊,是在浴缸里睡觉的人。”这是原作里没有的镜头,这种“预定的调和”(对男孩子来说相当于最后的“拯救”)恰恰削弱了原作的魅力。

原作魅力的秘密是什么?追究这一点必须知道少女漫画的历史。不是天马行空的“代理体验”,而是描绘在自己身上也可能发生的“关系性”。少女漫画在70年代以后开始向描写复杂的“关系性”进化。其颠峰大概是在86年前后。七绘木宅的《火热旅途》,矢仓勿总子的《海之天边》,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同时,这时候《少年跳跃》发行量也突破了400万部,少年漫画也迎来了高潮。一方是“打倒敌人,然后出现更加强大的敌人”这样单纯的戏剧性;另一方是只翻翻漫画也能体验到和在现实生活里一样痛苦的复杂关系性。少年文化和少女文化从此产生了尖锐的分化。

但是,这样的少女漫画87年以后开始急速地减少。一个原因是女孩子从漫画“毕业”的年龄降低了;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一直只看漫画的女孩子明显变成了“行不通”的孩子。这些事情,在90年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统计调查中得到了明确的验证。

小时候读《好伙伴》、《RIBBON》,小学3年级以后增加《别册MARGUERITE》,到了中学自己也憧憬拥有美妙的恋爱。但是到了中学,就要面对自己是善于恋爱还是不善于恋爱的现实。善于恋爱的女孩子从漫画毕业走向现实,不善于的则成为《花与梦》派,而这时仍坚持继续读《别册MARGUERITE》的是体育派。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局面。(编:上面提到的都是一些经典的少女漫画连载期刊,其中《花与梦》在国内最为知名,目前连载的强档作品为《水果篮子》)

像这样,对许多孩子来说,从中学时代开始恋爱与生理成熟都已经成为现实的东西,少女漫画本身所描写的“关系性”也渐渐倒退为单纯的事情。因为不懂得恋爱才去读漫画?我想不是这样。正好相反:正因为现实变得自由,自己能够去恋爱了,复杂的浪漫主义才变得无法实现。

第一,浪漫主义的成立需要差异,但是这个差异却在渐渐失去。因为许多东西变得自由了,境界开始消失。

第二,作为浪漫主义的成立条件,获取情报的不完全性非常重要。但是随着情报化社会越来越向完全情报化接近,这一点渐渐变得不可能。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失去浪漫,少女漫画就将衰退

“别居婚”(分居结婚)与“事实婚”(未履行法律程序的同居结婚,但在日本合法)的增加,使结婚与非结婚的境界变得暧昧。安乐死开始得到人们接受,使自杀与非自杀的境界也变得暧昧。

像这样境界逐渐变得模糊暧昧,“禁忌”这种单纯为了阻止双方接触而出现的意识形态当然也就消失了。因此,寄托于婚姻的希望,寄托于互相接触的希望,寄托于死的希望,寄托于真正交流的希望……这样的浪漫也就随着失去依托的对象。结婚和不结婚没什么大差别,死与不死也没有什么大差别,生理成熟之后的个人行为也不再受到道德规范的强烈约束……等等。“我们结婚吧”已经不再带来天打雷劈一般的震撼,“我想死”已经变成了口头禅,随着造成激烈矛盾冲突的条件差异的消失,浪漫的土壤已经渐渐贫瘠了。(编:这也同样适用于解释国内电视剧选题始终停留在清宫、民国这种思想激烈冲突年代的原因)

在差异消失之上,又加上了完全情报化。在复杂的社会,不可能存在“大家都一样”的经验论。什么是幸福的,必须自己一边重复着错误,一边自己去决定。可是,自己决定的事物中,也有像自杀一样无法回头的情况。“表白了会怎样?”“自杀疼不疼?”为了不弄错,就需要正确而且充分的情报,也就是“完全情报”。

随着社会走向复杂,独立作决定就愈发显得重要。而随着独立决定变得重要,完全情报就变得重要。这是不可回避的趋势。讽刺的是,如果事无巨细都能得到完整详细的“完全情报”的话,人们反而会失去体验生活的动机。人们正是因为需要通过不断去体验未知,才能积极地生存。

我们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是70年代前半时期,不管是恋爱还是生理问题对我们来说全都是些不知道的事情(一面倒的“不完全情报”)。因为我在男校,女孩子们的感觉,在想些什么完全搞不懂(压倒性的男女界限)。不过也因此,可以自由自在地产生误会——“女孩子是这样的吧?”“女孩子会那样想么?”正因为有误会,才产生了浪漫。

现在不一样。在做什么之前,怎样去做结果会怎样,只要想知道,打开杂志、电视、网络,随时可以知道。发形,服装,说话方式甚至行为模式都在走向中性化,不论自己是男还是女都变得不再重要。如此一来,支撑少女漫画复杂关系性的浪漫主义就只有慢慢褪色了。


【】不可能的浪漫就在这里

冰室寒子的《听到涛声》,连载自少女漫画最盛期之后过了5年的90年2月至92年1月。不过比最盛期的少女漫画水平还要高,更令人心痛。从女孩子到男孩子,众多读者被这部作品吸引住了。93年以这个为原作的动画版——我再次强调一下,从播放时间带来看——获得了难以想像的高收视率。

在作为少年漫画专家的我看来,冰室寒子女士就像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一样。然后摸索其中的奥秘,可以洞察到在这个作品里创造出“不自由”的独特设定。用刚才的话来说,就是在作品世界中特意加入了一个“不完全情报”和“条件差异”的发生装置。

具体说来有很多,这里让我们注目以下三点。
1.把地方(小城市)作为舞台。
2.以回想为基础展开。
3.采用男孩子的视角。

如果让这三点相反——
1.以东京为舞台。
2.描述现在。
3.使用女孩子的视角。

这样的话,《听到涛声》的戏剧性就完全无法成立了。

在地方有东京没有的浓密的人际关系,根本避不开别人的耳目,所以没有自由。正因为如此,对不可以做的事和可以做的事之间的差异必须有所领会才能活下去。再加上因为东京远在他方(类似于上海、北京),只有有限的支离破碎的人云亦云传进来。所以对在地方(比如一些边远的中小城市)的人来说,对东京怀有幻想。武藤里伽子被定义为“东京少女”,就是因为如此。

主人公杜崎拓在东京生活,由他来回想在地方高校时代生活,这一点也很重要。过去,在地方,而且是年轻的时代,被无数地域性差异围绕,处于一知半解的不完全情报中。也许大家都有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那种简直不可思议的清晰感(也可以理解为羞愧难当),到现在才能理解就足以证明当时有多么敏感和不知所措。现在一切差异都消失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因为曾经敏感过所以现在才能回过头来想想。所以,回忆才让人如此心痛。

当然,不使用回忆模式,完全以地方高校为舞台的恋爱故事或许也能写出来。但是和十年前不同,现在就算是地方高校,差异感也早就被解除,向着完全情报接近(即使出现那种情况也会变成搞笑漫画)。所以,硬要这样做有些勉强。哪怕只回忆一、两年之前的事也好,采用这样的回忆形式就能够凸显这些发生在过去的事的束缚感。


【】因为自由,所以不自由的我们的遗憾

最后,用第一人称叙事的主人公是男孩子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与已经熟悉了像少女漫画这样的复杂关系性题材亚文化的女孩子比起来,对适应了《少年JUMP》式单纯的升级题材亚文化的男孩子来说,真正理解人际关系的契机少得可怜。与女孩子相比,男孩子仍然处于不完全情报的状态。

所以男孩子根本不可能“像女孩子理解他们那样”去理解女孩子。87年阶段,高中男生与异性肉体经验的体验率是女生的1.5倍。可是到了94年,反而是女生的体验率超了过去,达到了男生的1.4倍。因为相当多的女孩子在和年龄相差不小的成年男性交往的缘故。同年代的男孩子根本不是对手。(编:虽然前半段有点令人惊讶,不过这后半段……说得太好了!)

如果拿当代风格的高中女生作为主人公的话,由于掌握过多的情报接近了完全情报,恋爱故事就变成了泡沫剧,连滑稽喜剧都称不上了。除非拿个实在不怎么样的女孩子来做主角……而用男孩子作主角的话,就会出现与女孩子几乎差了10年以上的束缚感,恋爱故事缩必须的浪漫成分就产生了。

比如有一段很典型的情节。杜崎拓因为怀着一种乡下式的友情重于爱情的善意,对喜欢上里伽子的好友松野丰总是退让。因为这种心理作怪,所以拓完全不会明白里伽子的真实心情。主人公如此,所以读者也就无法得知里伽子的心情、不了解里伽子的拓的心情、和能够完全明白他们两人心情的松野的心情。(编:有点绕,但一针见血)

不过对于拓这种局限在乡下小圈子里,懵懵懂懂的主人公,读者们应该不会认为他好傻好可怜,反而会觉得羡慕和觉得他很耀眼。“是啊,在不久前呆过的地方都市里,这样的男孩子好多,我也是其中一个”,象这样想的是男性。“我与这样的男生恋爱过呢”,这样想的女性也应该很多。

现在,我们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可以轻松得到关于同性与异性的情报。也就是说随着都市化的加剧而逐渐变得自由。但是仔细回味一下,会感到因为自由反而变得不自在了。温馨的回忆,又酸又甜的心情,焦急不安的火热浪漫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让我们回忆起过去那因为一知半解不自在反倒可以自由翱翔的时代,对,就是能够听到涛声的时代,让读者回忆起“自己也应该听到过涛声”的感觉。冰室寒子女士《听到涛声》的魅力就在这样的地方。回顾这些时候,有种难以名状的,令人心痛的感觉滞留在胸口,让人禁不住流出眼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0 0:47:49编辑过]

589

主题

22

好友

9221

积分

亚克路

Miyazakist

Rank: 6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1525 小时
威望
49 点
财产
20831 个栗子果
人气
228 ℃
最后登录
2019-7-23
注册时间
2006-1-1
帖子
2507
主题
589
精华
18
积分
9221
UID
1335

画馆优秀版主奖

沙发
发表于 2007-1-10 01:17:47 |只看该作者

这也是部需要一定生活经验才能看的作品啊。高考那年看过,现在来看恐怕感受又会不一样了;要是等到毕业喃,恐怕真是要感叹青春了……

其实,探讨的那种吉卜力式作品的本质,是宫崎骏式。
看了幽灵诞生的物语才能深深体会到宫老对整部作品的可怕把握力。可以说,整个动画的每一个细节他都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这可不是吉卜力里的其它什么人可以比得上的——动画历史上也没有几人可以做到……

正是如此,“《涛》的浪漫主义”的存在才有了这种微妙感吧。

以 Miyazakism, Nausicaa Thought, Dolors' Theory 武装全教!(卷一进度:□□□□□□■■■■,蠕了下又没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86

积分

小树精

Rank: 1

在线时间
11 小时
威望
0 点
财产
242 个栗子果
人气
0 ℃
最后登录
2019-7-23
注册时间
2006-3-31
帖子
21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86
UID
2829
地板
发表于 2007-1-13 09:11:09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部作品 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主题

32

好友

26万

积分

画馆元老

Rank: 20Rank: 20

在线时间
74 小时
威望
51 点
财产
2891679 个栗子果
人气
32 ℃
最后登录
2019-11-8
注册时间
2005-7-21
帖子
94235
主题
93677
精华
10
积分
269899
UID
11

画馆特别贡献奖 画馆创作大师奖

4
发表于 2007-1-10 00:47:19 |只看该作者

另外,关于这部电影,还有些有趣的信息,都是台湾网友的:

這部作品嚴格說起來能不能算入吉卜力的正統,恐怕是有疑問的。畢竟連製作單位都自己註明是「吉卜力工作室新生代製作集團」,而且不是吉卜力向來所堅持的劇場版作品。
導演望月智充屬於亞細亞堂,而非吉卜力。

我這幾天在看小說版,約只看了一百頁左右,所以也還無從比較與動畫版的不同 。
Wikipedia裡面所提到東京都立大學助理教授宮台真司提到這一部跟「心之谷」的比較爭論等等。
小說版解說就是宮台真司寫的,裡面提到他對「心之谷」的評語激怒了擔任「心之谷」腳本、分鏡的宮崎駿。DVD花絮當中鈴木敏夫提到宮崎駿的說法或許可以一併參照。
就我個人看法,以前第一次看「心之谷」是還蠻好看的。不過這2部片子在台灣也不是這1、2年才看得到,路遙知馬力,幾年看下來2者就只剩「海潮之聲」還蠻讓人回味的。
==============================

個人也是以為這部是望月智充個人的最佳作品
也是吉卜力中我認為可以算的進前三名的作品
第一
美術風格來說徹底擺除了宮崎駿那種以幻想聞名的LAYOUT
以真實景物作為美術的依據
這點是宮崎駿動畫中辦不到的
這種動畫手法比較接近押井守的方法
怪不得宮崎駿對這部動畫大感憤怒

第二
望月智充高明的地方就是會留東西讓觀眾思考
劇中男女主角的小小曖昧
同窗間好友的友情
這一些都是習慣直來直往的宮崎駿難以做到的
雖說他的心之谷有想表達這樣的感覺
但是在整體來說
那種中學生的清澀感是年近半百的宮崎駿難以捕捉的

第三
當初看這一部是國中時候
總覺得沒有宮崎駿式的娛樂感
高中畢業後再看這一部動畫深深覺得
這就是青春啊啊啊

第四
我記得有傳說過要拍之後的續篇
可是據說當初是因為第一部的成本考量
在電視撥出難以回本的關係
遲遲沒有下文
也有傳說是宮崎駿從中作梗
硬是拍了心之谷

===============================

前面提到那位助教授的評語那是在一個跟宮崎駿對談的場合,他的看法是:較諸「心之谷」,約一年之前製作的「海潮之聲」還比較有趣、成熟。會對「心之谷」感動的只有老婆婆老公公,以及小學低年級的兒童。
這番意見當場就惹毛了宮崎駿;
如果對照鈴木敏夫在花絮中聊到宮崎駿的態度等等說法,其實蠻有趣的 。

不知道有沒有人抱著看吉卜力向來作品的心態看這一部「海潮之聲」,結果覺得上當受騙的,或是不知所云的,應該也有吧?

以整體吉卜力相關連作品來說,「海潮之聲」是我當初最害怕台版不出的DVD之一;
原聲帶也這一部是最常聽的,「魔法公主」次之,「魔女宅急便」再次之。

可是這部作品我是比較不喜歡當成吉卜力作品,
內容的表現手法其實與向來吉卜力作品大相逕庭,大概只有作畫部分看得出來吉卜力的影子;
何況導演望月智充根本不是吉卜力的成員,他的作品在亞細亞堂跟ぴえろ佔多數。早在80年代大受歡迎的「魔法小天使」、「古靈精怪」以及「相聚一刻」等作品,他都已曾經擔任過其中作品的導演了。

對照吉卜力現在真正新生代導演的作品,「心之谷」我有收DVD,不過比較少複習,「貓的報恩」倒是直接在電視上看看就結案了。
似乎也不少人看衰「地海傳說」,不過我還是等實際看看再說吧。
嚴格的訓練跟要求可以培養出技術一流的動畫家,但是不是也能同時培養出有創意、才華的創作者?吉卜力恐怕要檢討一下。吉卜力總不能真的靠兩位老牌導演吃一輩子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203

好友

3万

积分

画馆馆长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在线时间
4880 小时
威望
51 点
财产
847490536 个栗子果
人气
1831 ℃
最后登录
2019-7-30
注册时间
1993-5-5
帖子
11584
主题
93
精华
21
积分
39173
UID
1838

画馆特别贡献奖 画馆优秀版主奖

5
发表于 2007-4-14 11:35:56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宫崎骏和高田熏的动画追求“吸烟时会打开窗户”这样的“动作的真实感”,那么望月·近藤的动画就是追求少女漫画一样的“关系的真实感”

总结的好贴切啊

一年前同样在GHIBLI工作室制作的《听到涛声》有意思多了,对《侧耳倾听》感动的怕是只有低学年的小学生或是老爷爷老奶奶吧。

说真的我也有这种感觉,或许观看时我会把自己想像成杜崎拓,却绝对不会想像成天泽圣司,这或许和拍摄视角有关系,涛声用的是杜崎,而侧耳用的是月岛。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感情的真实感,听到涛声让人觉得青春就是如此,即使发生在身边也觉得很自然,而侧耳倾听,虽然也令人感动,不过它就像Nausicaa一样,只存在于理想世界......

不过对于拓这种局限在乡下小圈子里,懵懵懂懂的主人公,读者们应该不会认为他好傻好可怜,反而会觉得羡慕和觉得他很耀眼

的确,非常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203

好友

3万

积分

画馆馆长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在线时间
4880 小时
威望
51 点
财产
847490536 个栗子果
人气
1831 ℃
最后登录
2019-7-30
注册时间
1993-5-5
帖子
11584
主题
93
精华
21
积分
39173
UID
1838

画馆特别贡献奖 画馆优秀版主奖

6
发表于 2007-4-14 13:37:10 |只看该作者

里伽子他说在东京有想见的人.....问她要见是谁,说是睡在浴缸里的人....

----听到涛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272

好友

3万

积分

画馆馆长

草莓王&番茄王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在线时间
4329 小时
威望
58 点
财产
312167 个栗子果
人气
995 ℃
最后登录
2019-8-28
注册时间
1992-7-18
帖子
7718
主题
107
精华
66
积分
34043
UID
2
7
发表于 2007-4-14 16:42:14 |只看该作者

嗯 前段时间刚看了一遍 还是那么感动~

制作组是按照照片完全copy的场景 恐怕这也是让它非常真实的一个原因

电影平实的情节 反而更加接近观众的真实生活 所以才特别让人产生共鸣吧

再者 电影讲述的不仅仅是青春的爱情, 它对两个男主角的友情的笔墨同样很多 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Y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203

好友

3万

积分

画馆馆长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在线时间
4880 小时
威望
51 点
财产
847490536 个栗子果
人气
1831 ℃
最后登录
2019-7-30
注册时间
1993-5-5
帖子
11584
主题
93
精华
21
积分
39173
UID
1838

画馆特别贡献奖 画馆优秀版主奖

8
发表于 2007-4-14 17:27:04 |只看该作者

再者 电影讲述的不仅仅是青春的爱情, 它对两个男主角的友情的笔墨同样很多 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嗯...是啊....

经典的青春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696

积分

煤炭精

Rank: 2Rank: 2

在线时间
571 小时
威望
0 点
财产
365 个栗子果
人气
16 ℃
最后登录
2011-4-11
注册时间
2007-1-2
帖子
412
主题
0
精华
1
积分
696
UID
7906
9
发表于 2007-5-30 13:46:40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小说版还是动话版都是那么的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好友

1万

积分

平城狸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688 小时
威望
0 点
财产
249597 个栗子果
人气
338 ℃
最后登录
2019-4-21
注册时间
2007-3-15
帖子
3598
主题
0
精华
13
积分
14189
UID
9074
10
发表于 2007-8-7 20:21:19 |只看该作者
现在讲述爱情的电影太多 但《听见涛声》既讲爱情 又讲友情 则看了不乏味!
支持8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画馆

Archiver|手机版|宫崎骏映画馆    

GMT+8, 2024-4-29 19:16 , Processed in 0.11352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